合法犯罪.jpg 

 

劇名:《合法犯罪》Legitimate Crimes

導演/編劇:黃致凱

演員:李國修、顧寶明、朱德剛、狄志杰、劉珊珊、夏于喬、何戎、亮哲、徐薇、寇家瑞、朱安禹

地點:台北城市舞台           場次:200910319:30PM

 

 

 

因為是推理舞台劇;因為有李國修和顧寶明聯手演出,沒多猶豫便決定要衝屏風第三十九回作品《合法犯罪》,看完之後卻有種五味雜陳的複雜感受。

 

 

以下內容無雷,請放心入內。

 

 

 

不知道是不是首演場影響? 覺得劇情流暢度不夠順,時有台詞搶拍或情緒中斷空白的情況出現,台下的我感受到台上彼此牽制的卡關感,不過,大多發生在年輕演員身上,戲份不多,還能忍受。

 

 

 

我比較介意前半段略顯破碎的分幕,為了一段短短過場,花費時間更換場景,但其實內容並沒有重要到非演不可,甚至有幾處橋段安排給我種:「為了在舞台上呈現樂園設施才這樣演」的想法。 假設換景需時三十秒,表演過程約三~四分鐘,劇情不過在交待各角色關係與簡單背景介紹,如此多切換幾次,感覺無謂且稍嫌浪費時間,觀影情緒亦因短時間持續換景而頻頻被打斷。

 

 

 

這次屏風的確在舞台設置上又往前跨了一大步,摩天輪、高空墜落、雲霄飛車… 除了實體大道具的配置,還利用後方布幕與上方兩處小螢幕輔助,藉由投射畫面呈現主場景不同角度,增添臨場與真實感,舞台更是顯得華麗繽紛。 個人覺得活屍墳場非常有fu,真想去玩玩看啊~~~

 

 

 

而布幕除了提供實體背景,因應戲劇為推理類型,角色回憶或真相推論過程亦可從畫面上看到,或許怕觀眾不小心聽漏,順便幫忙釐清邏輯思考,算蠻貼心的安排。 可是後段解謎過程用得略微頻繁,現場觀眾似乎變得在看螢幕電影,而非實際舞台演出。

 

 

 

我很認同本戲在場景設置上的用心規劃,之前看同樣由黃致凱導演的《瘋狂年代》便有相當驚豔感受,藉由小型布幕與舞台切割表現各自獨立的戲劇,精彩傳達媒體世界的荒謬可笑。 然而,《合法犯罪》主題與浮華的影視媒體無關,談的是『人為什麼會犯罪』這類深沉話題,其實不需要這麼多影像元素輔助。

 

 

精巧花俏的舞台或可吸引觀眾一時目光,卻不是重點。

 

 

所以中場舞台簾幕放下時,我有種淡淡失望感,加之很多很多的擔憂:有情的屏風表演班會不會越來越執著於畫面效果,最終失焦?

 

 

 

還好有李國修與顧寶明的地道戲碼,終於讓我找到本戲重心,兩人從猜測、對質、激烈衝突到情緒崩潰,各據己見將「犯罪」解析得透徹。 黑、白、灰… 現實世界沒有絕對答案,由於人的感情滲入,才會有這麼多難以界定分類的情況。 二位實力派演出一氣呵成,整場過程張力十足,與角色自身情形一樣將情緒壓擠到極致,我感受到揪心痛楚。

 

 

 

以為最慘痛的場面不過如此,之後李國修、顧寶明、狄志杰三人警局對話再度把全劇推到絕境,黑暗原來還能變得更漆黑,這是另一段《合法犯罪》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,恰好輔助地道橋段關於「犯罪」的批判。

 

 

 

接著透過報紙點出意外逆轉,很多觀眾馬上抓到箇中奧妙,我喜歡如此不需台詞解釋的安排,各人心知肚明就好,讓整齣戲的效果更具力道。 不過,或許屏風不希望來看戲的心情變差,最後的最後仍舊補上溫暖光芒,就算黑暗面依舊存在,但人性善意並不減損。 雖然我不喜歡那段宣傳影片,很明顯只為引發笑點,可考量到整齣戲和屏風的出發點在於「情」,也好,免得回家路上心情煩悶。

 

 

 

開頭提到觀後感五味雜陳,經過一整天的沉澱,我想主因在於個人認為這部戲可以表現得更好,但戲劇效果不如預期。 本劇演員陣容堅強,幕後支援強大,劇本或許不是十足十佳作,有些發想和安排其實頗有創意… 具備這麼多優勢卻無法呈現更吸引觀眾的戲劇效果,實在相當可惜。

 

 

 

《合法犯罪》的出發點很有共鳴感,我覺得戲碼已將劇作的中心思想表現得相當具體,如果能修掉一些分散力量的旁枝繁節,讓演員(特別是主角眾)多些機會詮釋表達,整齣戲的效果絕對不止我昨晚感受到的情形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* 提醒還沒看本戲的朋友,劇場本事/介紹手冊嚴重爆雷,介意預先知道重要情節者先別翻閱。

 

* 拉拉雜雜講太多,推理方面就pass不提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rol卡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