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張畫.jpg 

片名:《第四張畫》 The Fourth Portrait

導演/編劇:鍾孟宏

演員:畢曉海、戴立忍、郝蕾、金士傑、納豆、關穎

 

 

鍾孟宏導演對於台灣這塊土地觀察相當細膩深入,上部作品《停車》用比較外放誇張的表現手法,將停車這麼熟悉不過的行為,加入各種都會奇譚(?!),呈現一個荒誕卻又極具說服力的台北面貌。 這次的《第四張畫》除了關懷人文一點仍讓我想到導演,前作外放的力量少了很多,整部戲風格給我一種非常乾淨、單純的感覺,和《停車》很不一樣,但張力與厚度皆備,觀後感受到的震撼緩慢深遠。

 

 

 

戲中各個角色皆帶出不同議題,校工伯伯說了一個戰爭實地經驗,八歲小孩一夜之間被迫長大以求生存。 後面可能還有更多沒說的:譬如如何被硬拖入軍隊打仗,又怎麼輾轉獨自來到台灣,到老依然孤身一人,就算要回大陸老家,也不知道那邊親戚到底還剩幾人,以及,是否能重新融入所謂的故鄉。 漂泊太久,根或許早已退化,失去著地生展的能力。

 

 

 

手槍仔是另一種無法著根的代表,他很想往上爬,成為自己口中那個朋友一大堆,到處都混得很好的大紅人,可現實不是空口幾句話就能改變。 電影先鋪陳他種種讓人無法認同的討生活方式(小學生? 也太糟糕了吧?!),即便手槍仔給予小翔一定的安心感,實在很難接受其作法。 然,電影後半帶觀眾來到他家,觀眾便跟小翔一樣,決定什麼都不說,默默轉身離開。 之後,他應該還是照原來方式過活,不知道哪一天又一顆彗星飛來,毀掉另一半房屋。

 

 

 

又還有小翔母親,以為來到台灣就有好日子過,千辛萬苦拿到身分證,現實卻不如想像美好。 即便來到這裡居住十數年,別人提起她仍舊一句:「喔! 那個大陸妹!」 永遠被貼上某種標籤。 即便約略感覺不妙,可活著本身對她就是耗損,她寧願躲在燈紅酒綠與香菸煙霧後面,不去揭開殘酷真相(真知道犧牲了什麼,生命會更痛苦)

 

 

 

至於小翔繼父,在家中展現那種豁出去的惡狠態度,同時對外人卻能笑容滿分,應對言語得體,非常漂亮也很駭人的兩面手法。 從他種種言論可見他都曾仔細考量,只不過理智壓不住情緒波動。 當他一腳踢上小翔胸口,之後很順地穿回掉落的拖鞋,我很希望鏡頭能轉個彎,讓我看看鞋底紋路…… 其實不用確認大概也知道,應該是23號半,還有MADE IN TAIWAN字樣。

 

 

 

那個抬腿踢胸的場景給我很大的震撼,不是因為繼父動粗,而是一種預視,我彷彿看到小翔最後也將銘刻上那只鞋印。

 

 

 

所以,片尾小翔平靜直視鏡頭的畫面,我聯想到的是便利商店外的失蹤人口海報,屬於那一方方照片中其中一枚。 終究,他也會消失不見吧?! 就算失蹤了,又會有誰記掛著他呢?

 

 

 

《第四張畫》劇情呈現很乾淨、簡單,背後卻埋藏一個個大家熟知,卻不願正視思考的人物故事,是真實生活上演的片段。 感謝導演在台灣各地找尋最美最適當的場景拍攝,並用較「收」的方式詮釋全片,不然,這麼多真真切切的哀傷悲苦,很難一一面對,

 

因為很痛。

 

 

第四張畫 II.jpg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rol卡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